精品项目

“特斯拉”已过质保期,现在遇到的问题,车主认为“日积月累”

2025-09-20

第一次刷到这条新闻,时间点卡在晚上十点四十八分,心情像被扎破的水气球,啪一声崩了。

原来有人26万买的特斯拉刚出质保就渗水,脚垫湿得像鱼塘,售后张嘴就五千多——这不就是钱袋子上划开新口子。

看一眼论坛,Tesla Model 3的车主反馈像组团打卡:不是漏水就是胶条掉渣,一位江苏老哥直接晒出螺丝锈蚀特写,锈迹斑斑像在炫耀资历。

有人说车子停在地下车库两年,倒是省了停车费,因为漏水快成蓄水池。

数据偷跑出来,车友群里贴着统计:过保后12个月内事故漏水出现比例比新车阶段翻了近一倍。

数字冷冰冰,住户心里更凉。

其实道理不复杂。

电动车像新盖的房子,设计时髦、墙体光滑,却常在看不见的细节里省钱。

硅胶条量计少一点,接缝处的胶水薄一丝,新车看着没事,三年之后全算总账。

传统燃油车也在漏水,但老用户早学会定期打胶、换密封条;电动车车主多半第一次碰高端芯片,出事先懵,等问题积成水潭才如梦初醒。

修理方案看的人直发闷:厂商只说检查后再定价,文化馆式的太极。

全国各种售后报价区间很宽,一两千到上万都有,车主只能在群里互问谁砍过价。

有的店开价七千,最后三千五成交;也有坚决不降的,理由是原厂零件统一定价,不容商量。

最烦的是质保期一过,官方手册翻烂都没写衡水问题属于终身免费,写满的字是“过保用户自理”。

“特斯拉”已过质保期,现在遇到的问题,车主认为“日积月累”

放眼看这行,小鹏、蔚来、比亚迪一个也跑不了:电池舱密封圈老化、天窗排水管堵住的消息隔三差五冲上热搜。

有人说买电车像养猫,头两年可爱粘人,第三年就开始拆家。

区别是猫拆沙发,车拆钱包。

车主圈子里反倒形成暗号:每年雨季前记得拉去4S镀一层加强胶,费用三百多,便宜过半次小保养,买半年心安。

买电车之前最好有个心理账本:除了充电、保险,还得为漏水这类隐形开支存一笔机动金。

老司机早把这事当常识,新手才以为买车只付裸车价。

越是智能化、一体化程度高的车,越难像老捷达那样自己拧几板手就修好。

胶条看似不起眼,其实像血管,全线衰老那天,修起来比换台电视还贵。

陶女士最后还是决定付五千多开修,视频里她看着工人拆保险杠,声音平平:早点花钱算止损,要是等到电路板短路,那才算真倒霉。

评论区一片安静,有人悄悄把车子挪到店门口排队。

他们没再骂人,只是把质保到期日期改成手机闹钟,响一次,提醒自己下一年先做密封体检。